三级中医医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首页导航>养生堂
养生堂
最新更新
【世界精神卫生日】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
发布时间:2024-10-08 13:42:04浏览量:286

2024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该主题旨在汇聚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多元化宣传渠道,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知识,强化心理健康意识。我们倡导共同构建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协同应对心理健康挑战,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心理健康的福祉。并旨在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性和可及性,促进公众心理健康素养的整体提升,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图片1.png


一、各年龄段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

1.婴幼儿(0-3岁)由于养育方式不当所带来的心理发育问题,如言语发育不良、交往能力和情绪行为控制差。家长多与孩子进行身体、情感、语言、眼神的交流,尤其是身体和眼神的交流,将成全孩子最初的全能体验。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避免婴幼儿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2.学龄前儿童(4-6岁)难以离开家长、与小伙伴相处困难。处理不好,易发生拒绝上幼儿园以及在小朋友中孤僻、不合群等问题。鼓励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分享情感,培养孩子的独立与合作能力,同时家长要学会做孩子的坚强后盾,是避免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3.学龄儿童(7-12)青少年(13-18岁)学习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问题(如学校适应不良、逃学)、情绪问题、性心理发展问题、行为问题(如恃强凌弱、自我伤害、鲁莽冒险)、网络成瘾、吸烟、饮酒、接触毒品、过度追星、过度节食、厌食和贪食等。调节学习压力、学会情感交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兴趣爱好、父母所能给予的良好的价值体验及共同解决问题的协商感,是避免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4.中青年(19-55岁)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如工作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和工作压力等带来的问题;与家庭相关的问题,如婚姻危机、家庭关系紧张、子女教育问题。构建良好的人际支持网络,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和张弛有度地生活,发展兴趣爱好,适当的心理卫生支持,聘请心理医生作为人生发展的顾问,是避免中青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5.中老年(55岁以上)退休、与子女关系、空巢、家庭婚姻变故躯体疾病等带来的适应与情感问题。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阿尔茨海默症、老年抑郁症也明显增多。接受由于年龄增大带来的生理变化,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多参加社区和社会活动,学习新知识,拓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老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图片2.png


二、常见心理疾病

(一)焦虑症

焦虑症是精神上的疾病,焦虑症的表现具有持久性的焦虑,紧张不安和内神经紊乱脑功能失调等诸多症状,焦虑症的表现还常常会引起运动性不安和躯体上的不适感。

焦虑症的表现持续在6个月以上,症状可以分为四个类型:

1.对未来无名的担心:焦虑症患者总是为未来担心。他们担心自己的亲人、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健康,始终是不能够让自己放松下来,以至于导致很疲劳。但是还是控制不住的担心焦虑,至于是为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楚。

2.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焦虑症患者的交感和附交感神经系统常常超负荷工作。患者出汗、晕眩、喉头有阻塞感、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胸闷、尿频、尿急、大便形状改变、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等一系列的身体上的不适。

3.心理生理症状: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转日明显的疲劳感;胃纳不佳,吃不下饭或者暴饮暴食。

4.过分机警:焦虑症患者每时每刻都像一个放哨站岗的士兵对周围环境的每个细微动静都充满警惕。由于他们无时无刻不处在警惕状态,影响了他们干其他所有的工作,甚至影响他们的睡眠,不能够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习惯,这导致的是引起身体上的各种不适,家庭生活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且有明显的运动性不安。

(二)抑郁症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几乎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巨大痛苦。

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9项: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减退。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

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2周。

(三)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定义为一种慢性的精神障碍,包括个人的感知觉、情感与行为的异常。患者很难区分出真实和想象,患者反应迟钝、行为退缩或过激,严重者难以进行正常社交。医学上,疾病分类体系定义它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障碍。

该病常常发作在青年或者壮年时期,发作时,身体感觉、思维逻辑、情感体验和行为表现等方面产生障碍,但是既不昏迷,也不智障。


图片3.png


精神分裂症有哪些典型症状?

1.阳性症状

(1)幻觉

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感觉到并不存在的事物,最常见幻听。这些幻觉对于患者来说非常真实,好像真实发生,而周围其他人感受不到。

(2)错觉

错觉是对一种感觉的错误感受,比如看到一棵树影,会认为是一个人影,而产生诸多与人影相关的错误联想等。

(3)思维混乱

患者的想法和谈话内容,让周围的人”难捕捉到。患者很难集中注意力,会从一个想法跳至另一个想法,并且思想和言语会因此变得混乱,难以让他人理解。

(4)行为和思想的异常

患者的行为变得混乱,行为与外表对其他人来讲显得不寻常。患者可能行为不当,或极度激动,无缘无故地大喊大叫,好像完全被别人所控制。或者完全基于一种错误的、不切实际的观念。比如患者可能会认为有人在监视自己,或者认为自己遭受到迫害、骚扰、跟踪等等。

2.阴性症状

最初的阴性症状,通常被认为精神分裂症的前驱期。随着病情进展,前驱期的症会逐渐恶化,患者变得社交孤僻,越来越不关心自己的外表、自己的生活、家人及未来。例如:对生活、社交失去兴趣和动力;注意力不集中,缺乏体验快乐的能力;睡眠模式发生变化。

3.焦虑、抑郁

情绪问题多见于疾病早期和缓解期,可能属于精神分裂症的一部分,或者继发于疾病的影响。这类患者发生自杀行为,或者滥用精神治疗药物的机会增加,应当特别注意。

4.攻击暴力

患者攻击暴力行为的可能性比较大,尤其当患者为男性、有品行问题、有反社会人格等情况时。当患者既往发生过暴力、攻击性行为,那么再次攻击暴力的概率很大。

5.自杀

部分患者在病程中企图自杀,而引起自杀行为最可能的原因在于抑郁、妄想”、幻听、幻视、逃避精神痛楚。


图片4.png


三、心理健康素养十条

1.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2.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3.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4.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

5.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

6.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7.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

8.预防老年痴呆症,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

9.要理解和关怀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10.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一审一校:冯正敏

二审二校:汪荣英

三审三校:曾宪志

 


关注我们